廣州亞運城被譽為節能環保之城
這座被譽為“節能環保之城”的亞運城坐落于廣州南部風景獨特的蓮花山風景區的南麓、蓮花山水道西岸,占地面積2.73平方公里,綠地率高達54.2%,包括運動員村、技術官員村、媒體村、媒體中心、后勤服務區、體育館區及亞運公園七大部分,貫穿其間的是廣州市政府傾力打造的各項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場館利用通風采光完成節能降耗、真空垃圾收集系統有效避免了垃圾收集過程中的視覺、嗅覺污染、火炬燃燒不產生有害燃燒物……可以說,亞運城是一座頗具特色的節能環保之城,是對生態建筑含義的**演繹。
場館利用通風采光節能降耗,小河碧波蕩漾穿城而過,充滿嶺南古韻的跑步道貫穿全城,社區無垃圾臭味,雨水可用來沖廁洗車,亞運城成為未來綠色生活的先行者……
節能降耗,建設低碳環保城
亞運城整個建筑群按建筑節能率劃分為3個層次:低能耗建筑示范——亞運城居住建筑組團(媒體村、運動員村、技術官員村居住建筑),節能率為65%,示范建筑面積約110萬平方米;綠色建筑示范——廣州亞運城綜合體育館(大型體育館三**綠色建筑),節能率為60%,示范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建筑節能示范——廣州亞運城整體,節能率為50%,總體節能率大大高于國家標準50%的要求。
據了解,亞運城建筑項目主要通過采用新型環保節能材料、隔熱反射涂料、遮陽和附加隔熱措施及屋頂節能技術,外墻節能技術,外窗節能技術,采光、通風、遮陽照明節能綜合控制技術,溫濕度獨立控制技術等專項技術來實現亞運建筑節能的總體目標。
而亞運城的雨水綜合利用系統也實現了真正的節約資源,它由兩個不同功能的管道組成,一個管道是高純度的凈化水,一個管道是經簡單處理的雨水。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用水選用高質水,不與人體接觸的選用雜用水。雜用水選用雨水,通過處理站回收,用于沖廁、道路與場地澆灑、洗車及河涌補充水源等,這意味著“沖廁所不用花水費”。
除去對雨水的有效利用外,亞運城還充分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通過太陽能與水源熱泵的結合對建筑物提供供冷、供暖和生活熱水。城內設立了3個能源站,利用亞運城附近豐富的水資源,通過太陽能和水源熱泵技術為住宅和場館提供集中供熱和部分空調冷源。亞運城采取二級熱站集中熱水供應方式來有效節約能源。將太陽能加熱過的熱水分站供給住宅,冬天的集中供暖能夠節約煤炭資源,亞運城的集中供應熱水更能節約熱能,充分利用太陽能。
據悉,亞運城居住區節能率達65%,遠遠超過國家標準的50%,成為現代技術應用環保的典范。
凈化空氣,創建綠色生態城
媒體村有座白色的小房子,外觀普通,卻是亞運城的垃圾“大胃王”。在亞運城的地下,建有一整套垃圾回收、運輸管道,通過地下管道,垃圾會被運往處在亞運城邊緣的兩座垃圾回收站。
據了解,這套垃圾回收系統的另一個特點,也是它的*大優點——“真空”。真空垃圾收集系統的工作原理與水管、煤氣管和排水管等其他城市基礎設施一樣,將收集運輸的過程由地上轉入地下并脫離人工操作。通過預先在地下埋設好的輸送管道,用氣力傳輸技術將散落在各處的生活垃圾,以50~70公里的時速抽送到中央垃圾收集站并壓縮進一個密封的垃圾收集罐中,*后由環衛卡車運往*終垃圾處理場進行處理。在整個回收、運輸過程中,垃圾都是和人體完全隔離,垃圾始終處于一個密封狀態,因而使得垃圾的異味不會擴散到空氣中,有效地避免了收集過程中的視覺、嗅覺污染,*大程度地保障了亞運城空氣的清潔。
走進亞運城居住區,記者發現,每套公寓都擁有入戶花園,每棟運動員村住宅設天空會所及地面花園,保證了很高的綠化率。其自身的植被足夠凈化車輛和生活所帶來的二氧化碳等廢氣的污染,同時能夠很好地凈化空氣并維持負離子濃度的平衡,使得生活在亞運城中的人享受到潔凈清新的空氣。
綠色交通,跑步道貫穿全城
記者注意到,在亞運城里縱橫曲折的主干道、支路上,都為自行車留出了一席之地,在比較寬的道路上,將按照中央綠化帶—機動車道—綠化隔離帶—自行車道—人行道的順序來安排小車、自行車和行人的空間;在比較窄的道路上,則按照機動車道—自行車道—人行道來安排空間,確保每條路上都能騎自行車。
據了解,在比賽時,亞運城提供自行車免費租賃、電瓶車以及步行等各種綠色交通系統,城內出行方式將對機動車的依賴性從80%降低至約30%,機動車尾氣排放量降低約40%,空氣質量大為改觀。
三大村中還鋪有綠色的跑道,“村民”一下樓就可以環城跑步健身。跑道用的是透水混凝土,能夠快速滲水,即使下過雨,跑步者也不用擔心濕鞋。
另外,亞運城還實施了綜合管溝,集中布置了電力、電信、高質水、雜用水、水源熱泵系統、熱水管等多種管線,提高管線運行質量,避免了管線單位的多頭管理和重復開挖,為城市發展預留了寶貴的地下空間。
藍色水鄉,嶺南文化風情無處不在
漫步亞運城,但見縱橫交織的河網、碧波蕩漾的河水、古老的民居沿河涌分布,芭蕉、榕樹、荔枝、龍眼樹點綴其間……這一久違的嶺南水鄉美景,在廣州亞運城得以“原汁原味重現”。
在呈東西狹長走向的亞運城中,位于蓮花灣和礪江涌北岸的媒體村、運動員村和技術官員村三大居住組團從西往東依次展開,個性鮮明。正對亞運綜合體育館的運動員村凸顯嶺南風格,樓宇屋頂都為嶺南特色的鑊耳墻。
在一片現代風格的建筑中,運動員村旁,一排仿古園林建筑依涌而立,亭、臺、榭、廊顯得古韻悠然,園中有園,景外有景,磚雕、陶塑、灰塑等精湛的傳統工藝無不展現嶺南建筑特色,既有余蔭山房之精巧,布局又更加開闊疏朗; 亞運城分六大部分,各自巧妙地利用現有的河涌和規劃道路進行分離,形成類似傳統嶺南水鄉的“圍”式組團。而不同的“圍”之間,則以大面積的綠化園林或者河道進行分離,保證相互的獨立性。東涌、西涌、中涌、桃花涌以及蓮花灣與礪江灣穿梭其中,兩岸的民居散發著傳統的水鄉風韻。
徜徉在亞運城蓮花湖畔,沒有刺鼻的腥臭味,沒有黑色污染,潺潺流動的湖水水質非常干凈,像是亞運城的一顆“藍色心臟”,亞運場館倒映在水面上清晰可見,加上堤岸景觀的建設,亞運城河涌真正體現出嶺南水鄉風情特色、讓來自亞洲各國的朋友體會到了“身似行云流水,心似皓月清風”的嶺南水鄉意境。